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
热搜: 网络推广 电子商务
广告位
当前位置: 网销中国 > 网销资讯 > 业界新闻 >

移动阅读时代:自媒体如何被盘活

2013-06-21 23:58 [业界新闻] 来源于:网络
导读:自媒体最近话题不断。起初自媒体以为自己是风,可最近忽然发现原来是草。然而这些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毕竟是一块很大的盘子,微信5.0的惊觉过后马上就有移动阅读产品出来接盘了。之前发过一篇《移动阅读APP们,收了这帮自媒体吧》,文章还没凉透就传出了搜狐诏

      自媒体最近话题不断。起初自媒体以为自己是风,可最近忽然发现原来是草。然而这些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毕竟是一块很大的盘子,微信5.0的惊觉过后马上就有移动阅读产品出来接盘了。之前发过一篇《移动阅读APP们,收了这帮自媒体吧》,文章还没凉透就传出了搜狐诏安潘跃飞整合自媒体的消息,行业预谋之早动作之快着实让人意外。

  然而,动作快是一回事,路子对又是另外一回事。目测现在的移动阅读产品们普遍还没契合到自媒体的属性。自媒体们如果就这样慌不择路冲了上去,一旦成了移动阅读产业里锦上添花的东西那可就令人遗憾了。那么,为了整合自媒体,移动阅读应用究竟需要具备哪些属性?我觉得可以这么来看:

  标签化

  先说个不大不小的事情,程苓峰的“云科技”改名为“孕峰”了。我们不说这个内涵的名字到底是不是在为母亲节献礼或者别的什么。程老师在解释中说的“科技已经不能涵盖我们涉猎的宗教文化范畴”这句话其实很能说明问题:因为,自媒体是有人味的。自媒体是一个消费人服务人的东西,人的兴趣广泛种类多样奇形怪状不一而足,持续消费同类话题很容易产生疲劳,周期性地谈论一些轻松愉快的“题外话”对于作者和读者双方都是一种愉悦。

  很自然的,一个自媒体将会谈论多个话题,涉及多个领域,那些为传统媒体准备的分类方法将不再适用。解决方案则是将自媒体标签化,像豆瓣给电影贴标签那样:自媒体先按照话题给自己贴上基本的标签,再发动用户给自媒体按照风格贴上其他标签。比如我是科技作者“水命”,那么我的标签可能是“科技”“人文”“扯淡”“傲娇”“高级黑”等等(例子而已,我还没自媒体呢,敬请期待)。人们可以通过搜索标签找到符合口味的自媒体,也可以给自己喜欢的自媒体贴上奇葩的标签。标签越详细,用户群就可能越准确,用户群越准确,粘合度就越高。当标签足够多,一不小心就是个大数据?

  社交属性

  这里说的并不是要让移动阅读产品的用户们彼此成为朋友,而是让读者们方便地就话题进行讨论。自媒体以“人”为核心,交流是比较基本的属性。用户间的讨论,甚至是有作者参与的讨论会极大拉近与自媒体的距离。尤其是对于初创期的自媒体以及亚文化自媒体来说,良好的讨论氛围会催生比较强烈的归属感。后面会说一说为什么需要这种归属感。当然,对于一些特立独行的自媒体(比如“三表龙门阵”、“呼呼收音机”)来说,我不确定他们是否真的需要“讨论”。

  讨论的氛围会增加参与感,配合恰到好处的产品设计(比如醒目的分享按钮),参与感会转化为分享的动力。

  开放广告代理

  当然,我的设想是这个套路比较适合装机量大的APP来试水。对于搜狐、网易这种装机量大,商业模式却不清晰的移动阅读平台,为什么不索性把自媒体们拉进来,然后放手他们自主地出售广告位呢?或者我们可以这样:平台给安排的广告六四分成,自媒体拉来的广告五五分账,这很公平啊。

  好的移动阅读应用会给自媒体们建立新的渠道,让他们在千万、甚至上亿级别的用户面前去产生内容,去开放分享,自由竞争,去优胜劣汰,去大放异彩。这种公开和竞争带来的繁荣会形成规模,产生机制,创造效益。

  毫无疑问,自媒体们会卯足了劲产出优质内容吸引读者,这也正好迎合了移动阅读应用和读者的双重需求。随后,经过自由竞争和适当的引导,在大众领域会出现一众订阅数惊人的“大号”。而在小众和冷门领域则会涌现出一批经得住考验,戳得中G点,忠诚度吓人的“小号”。在收入分配上强者更强可能是个基本趋势,然而凭借前面讲过的“小号读者的归属感”,长尾逆袭也未尝不可实现。

  自媒体消费自己建立内容,再依托移动阅读平台壮大读者群,然后用读者群吸引到广告主。这是一个“自媒体平台+广告分成=内容+读者+广告”的清晰的商业模式。

  自媒体小号的O2O

  科技自媒体多数是些很“云端”的东西,只能对业内输出想法,身边的人听不太懂。跟我妈讲云计算,她问我:“运什么蒜?”然而在科技之外,越是那些实际操作领域的自媒体就拥有越多的O2O属性。

  我曾认识一个年轻人,他的特长就是泡妞,爱好是帮人泡妞,教人泡妞和泡各种妞,于是他就开了一个教人搭讪姑娘的自媒体。他在自媒体上传授各种泡妞的理论和技巧,我们所说的“干货”。可想而知,他越开诚布公地传经布道,慕名而来的听众就越多。终于,他的听众们不满足于只是听一些精彩案例了,他们需要看到他亲自示范他的一整套绝技。于是,这个年轻人在YY上开设了语音课堂,在现实中开设了培训班,向粉丝们“言传身教”。我所知道的报价是一对一授课七天两万。“黄金周地狱式培训住宿班”,活脱脱一个中国合伙人。

  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些奇技淫巧,但是想一下,吃货可能想让美食家真正给他们来一顿饕餮,驴友也会有组队出游的需求,在线上介绍姑娘的交友账号们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,就连最不靠谱的文学青年们(我说的商业模式)也未尝不需要一次温馨治愈的读书分享会,就更不要说那些水面之下的亚文化圈子了。

  这些以地域组织线下活动的自媒体可能不会有千百万的读者,但在他的地缘范围内会渐渐变得不可或缺。这是一个名利双收的闭环。

  移动阅读产品的本身并没有O2O属性,然而考虑到部分自媒体的需求加入“地缘属性”是否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?

  产品下沉的态度

  扯淡的人爱说“态度”,吹牛逼的家伙爱讲“情怀”。好吧,态度其实并不重要,但产品下沉却是大势所趋。自媒体只有冲出业内、高层、资深的圈子才能取得广阔的市场。只有人人都自媒体了,自媒体才能有钱赚。90后是自媒体最有潜力的运营者:他们往文章里插图,添加应景的音乐,给文字搭配鲜艳的颜色。自我与分享的属性在90后这一代人身上尤为突出,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自媒体形式将彻底激发他们表达自己的欲望。

  自媒体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该是一个高端的玩意。微信公共账号之后,人们的嘴巴被打开过,再要关上就很难了。自媒体这种表达形式将会从科技行业扩散开来,从北上广一路下沉下去。我期待有好的移动阅读产品来撬动最底层的人民,在人们身边培养更加细分的意见领袖。这显然不是自媒体本身的问题,这是时代的趋势。而移动阅读产业要做的就是领悟这种趋势,契合它的属性,让好的产品来送它一程。

  PS.

  在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和一名读者聊得很开心。后来知道他是创业公司“乐库趋势”的成员,刚好也在做移动阅读产品。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些基于创业者角度的启发,所以这一段算是一个小广告。

(编辑:网销中国)

网友评论
推荐文章